4月11日上午,2024甲辰年(第十九屆)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陜西藍田華胥陵廣場舉行。同期舉行的還有山西永濟分會場和山東鄄城分會場,并通過云端與主會場進行了連線。
本屆恭祭大典以“尋根華胥 振興中華”為主題。由陜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陜西節慶文化促進會、陜西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秦嶺祖脈源(陜西)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陜西華胥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陜西華胥九州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2套新媒體矩陣進行了現場直播。
上午9時50分,代表著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共祭中華始祖母的34嗵鼓聲,和象征著九九歸一、中華統一的9響鳴鐘,在華胥陵廣場上空響起。鼓聲雄渾、鐘鳴悠遠。主辦方遴選出的56名主祭代表與400多名各界代表組成10個方陣,與社會群眾、守陵兒女萬余人,齊聚華胥陵,隆重紀念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
擊鼓鳴鐘后,22名代表齊頌《華胥頌》,共同緬懷華胥氏的偉大功績。主祭單位代表陜西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朱智生、常務副會長關曦和、秦嶺祖脈源(陜西)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柴旺,代表全球中華兒女,分別點燃三柱高香,敬祭始祖。
上圖為《華胥頌》
領誦:張全、吳靜 長安詩韻朗誦藝術中心
上圖為主祭上上香
從左至右依次為:陜西旺東欣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柴旺、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西安市政府原副市長,西安市慈善會會長朱智生、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陜西華胥九州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關曦和
禮祭“九獻禮”環節,由組委會遴選出的9名主祭和38名從祭,5人一組,分別代表社會各界以玄酒、花蒂、毛血、大羹、絲帛、進熟、汎酒、胙肉和玉璧敬獻。陜西大雅禮樂文化促進會會長潘浩擔任禮祭環節通贊官。禮祭過程莊嚴而隆重。“九獻禮”是華胥陵祭祖特色,是對傳統祭祀禮儀帶有創新性的恢復。在祭品“花蒂”等的選擇上,帶有明顯的女性文化特色,突出了華胥氏作為中華民族女性始祖的特殊地位。
一獻玄酒
主祭:最高人民檢察院原常務副檢察長張耕
從祭:
最高7田源(上圖右一)
央視農業頻道原黨委書記、主任,中央和國家機關行業協會商會第四聯合黨委書記趙澤琨(上圖中)
西安市人大原副主任韓寶生(上圖左二)
最高8王俊仁(上圖左一)
二獻花蒂
主祭:陜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會長景鋒英
從祭:
藍田縣烹飪餐飲旅游行業商會會長會長段均彥(上圖右一)
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周選盟(上圖右二)
陜西省文化產業促進會會長黃民主(上圖左二)
陜西省各界書畫院副秘書長,西安金領書畫院院長陳百忍(上圖左一)
三獻毛血
主祭: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陳正奇
從祭:
運城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培蓮(上圖右二)
河南省登封市華胥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景海(上圖右三)
山東省伏羲堯舜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方林(上圖右四)
天水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張建林(上圖左三)
中國女媧文化研究會會長康俠(上圖左二)
陜西省軒轅黃帝研究會副會長蘇峰(上圖左一)
四獻大羹
主祭:當代著名戰略策劃家丁曉宇
從祭:
民俗專家,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員趙宇共(上圖右二)
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國際漢學院原院長張建成(上圖左二)
二炮工程大學教授,正軍級、少將韓懷仁(上圖右一)
陜西省職工作家協會主席周養俊(上圖左一)
五獻絲帛
主祭:香港長江基建集團、南洋商業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太平紳士藍鴻震
從祭:
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婦女聯誼會會長邱梅香
陜西省僑聯一級調研員張國露
省僑聯海外委員,澳大利亞大西北總商會執行會長王南風
省僑聯海外委員,澳大利亞大西北總商會執行會長朱秋旭
六獻汎酒
主祭: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裴歆悅
從祭:
中國核工業集團原副總經濟師,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理事長王安民(上圖右一)
秦商總會副會長,江蘇省陜西商會會長,陜西富瑞宏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黎明(上圖右二)
陜西省烹飪餐飲業協會會長杜西鋒(上圖左二)
秦嶺祖脈源(陜西)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蔡小寧(上圖右一)
七獻進熟
主祭:陜西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屈應超
從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樊志民(上圖右二)
中國少數民族體育協會龍舟委員會副會長任春雷(上圖右一)
制片人、導演田沛忻(上圖左二)
西安市古琴協會副會長李彥輝(上圖左一)
八獻胙肉
主祭:藍田縣原駐京辦主任,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楊兆年
從祭:
藍田縣玉商會會長楊博(上圖右一)
藍田縣王維四呂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效東(上圖右二)
華胥鎮孟巖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穆紅昌(上圖左二)
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白玉穩(上圖左一)
九獻玉璧
主祭:國際道教協會會長,青華宮住持黃世真道長
陜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西安西五臺云居寺住持吉祥法師
中國老子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河北省傳統文化研究會會長劉光啟(右一)
陜西省穆氏宗親會會長,陜西省三秦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穆保民(上圖左二)
善德國醫創始人,陜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高級顧問趙東(上圖左一)
樂舞告祭環節,20名舞者手持雉翟緩緩起舞,大典氣氛提升至無比的莊重與神圣。樂舞畢,藍田縣政協原主席白安選面向華胥陵碑恭讀祭文,全體參祭人員向華胥陵碑行三鞠躬禮。
樂舞告祭
表演單位:朗軒致意文化
藍田縣政協原主席白安選恭讀祭文
三鞠躬禮
祈福環節,組委會在全球遴選的9名祈福大使,依次向華胥氏敬獻花籃,祈福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祈福偉大祖國國泰民安,祈福中華兒女和諧幸福。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原副書記,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會長陳存根敬獻花籃
秦商總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劉阿津敬獻花籃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宋亞平敬獻花籃
中國著名創新戰略策劃家寧懷遠敬獻花籃
中華母親講堂發起人劉冰敬獻花籃
藝術家、導演、影視出品人陳亞蓮敬獻花籃
民俗專家,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傅功振敬獻花籃
秦嶺祖脈源(陜西)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旭霞敬獻花籃
北京華斯美投資公司董事長宋英敬獻花籃
通過分會場記者連線,我們看到山西分會場的“五祭”莊重神圣,全國各地華胥后裔從各自的家鄉帶來了芬芳的泥土和甘甜的泉水,匯聚到一起,表達恭敬緬懷之情。山東分會場的華胥文化遺存、省級非遺項目——擔經的表演精彩紛呈,20多名女性代表身著彩服,肩挑擔經,邊舞邊唱,歌頌華胥功德,傳承中華美德。
山西分會場“五祭”之匯水匯土
山東分會場“擔經告祭”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母親花——萱草花被大量應用在了本屆祭祀大典上,同時主辦方代表現場宣讀了《中華母親節》倡議書,最后前來尋根祭祖的海內外華人同時在萬人簽名墻上簽名,倡議將華胥氏紀念日農歷三月初三設立為中華母親節。
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關曦和宣讀倡議書
本屆恭祭大典還特別邀請了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所原所長,二級研究員張新斌、西安市文史館研究員,陜西節慶文化促進會會長閻建濱做客演播室,跟現場互動,為直播間的觀眾帶來了古與今、傳統與現代的文化解讀,讓中華兒女更加深入了解、認知中華始祖文化之博大精深,生生不息,感受中華傳統祭祀禮儀之大氣恢弘,悠久深邃。
上圖:陜西電視臺主持人袁博(左)、張新斌(中)、閻建濱(右)
此外,本屆恭祭大典還特別邀請了來自文學、書畫、攝影、自媒體領域的代表,現場采風,記錄、創作,尋根華胥文化,講述中國故事,共同開始“華胥拾光”。
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斷深化,華胥氏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已成為社會普遍共識,因此恭祭華胥氏對于今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中華兒女共同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文章中照片由仵曉中、孟憲軍、張江、王振龍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