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五洲共云祭 始母佑中華”庚子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圓滿結束。本屆恭祭大典創新以網絡“云祭”的方式,為更多的海內外中華兒女搭建了追本溯源、尋根祭祖的平臺。現場祭禮簡約而莊重,得到了全國及海外華文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影響力空 前。
參與庚子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網絡獻花的網友們可能留意到了這樣一尊華胥圣像。
網絡獻花頁面截圖
沒錯 ,就是這尊華胥圣像,可是大有來頭,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這尊華胥圣像的作者是中國著 名的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首批非遺干漆夾苧傳承人湯春甫。
湯春甫大師和他的“華胥圣像”
1999年9月,湯春甫耗6年心血制作的“千手觀音”佛像,被故宮博物院破例收藏,與故宮永存。這件作品打破了故宮博物院向來只收藏1911年“辛亥革命”前文物珍品的慣例,成為了迄今為止故宮博物院唯 一一件現代作品。
故宮千手觀音
能被故宮博物院收藏,是因為這尊佛像用的是一種名叫干漆夾苧的傳統工藝,可以達到千年不朽。
2019年,在浙江省婦聯前領導金敏主席的全力促成下,湯大師接受西安市華胥文化研究會的委托,耗時近一年,為中華民族始祖母華胥氏制作了這尊圣像,同樣使用了干漆夾苧的傳統工藝。
干漆夾苧,從字面上看,漆、苧是材料,而干、夾則是工藝。其實,干漆夾苧工藝遠不止這兩種材料,兩道工序。它要用13種天然原料,經過夾苧、包貼、打磨、上漆、貼金、彩繪等48道工藝流程才能完成,如此精心打造,確保造像千年不朽。
這尊華胥圣像,通高88公分,寬60公分,全部采用天然材料,中國大漆、朱砂、24K黃 金等,經過一年時間制作竣工,圣像能保存幾千年。我們來聽聽湯大師的介紹(點擊下方視頻了解更多)
湯大師將這尊華胥圣像無償捐贈給了西安市華胥文化研究會,作為他對本次庚子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的獻禮。遺憾的是,受疫情影響,沒能在活動前前往浙江恭請圣像,只能通過視頻讓大家一睹為快。
圣像的制作完成,既為華胥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絕 佳的藝術形式和載體,又飽含了湯春甫大師和金敏主席對弘揚華胥文化的殷切希望。13種純 天然原料,48道工序,歷時一年時間精心打造,更體現了湯大師的匠心獨具。讓我們為湯大師的匠心、愛心點贊!
待疫情結束,將前往浙江天臺山恭請圣像,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