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一行前往華胥文化公司調研,與當日前來調研的西安市人大副主任韓寶生一行在陜西華胥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碰面,與華胥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華胥文化公司董事長李奇先生一起就華胥文化進行了座談。一同參加座談的還有國家宗教局辦公室原主任陳紅星、西安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教授王曉華、《東方有華》紀錄片攝制組制片人林宙、華胥文化研究會會長曾宏根、華胥文化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張小君。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
大家就華胥氏作為中華民族的根進行了交流,并一致認同學界將華胥氏確定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親的論斷。卓新平講:中華民族是一個從根源開枝散葉逐步擴散而形成的龐大民族,華胥氏就是這個根源,我們應該緊緊抓住這一點,打造一個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他談到,華胥時代遠古先民們的頑強、拼搏、奮斗的精神,正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要把這個寶貴文化打造起來,成為海內外華人尋根溯源的場所,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寶生
韓寶生講:從黃帝夢游華胥國的歷史典故,可以看出華胥文化崇尚的是和諧自然,完全符合我們的時代主題,國家應該大為推廣。談到華胥陵的保護建設和華胥文化產業的發展,韓寶生認為應該依靠政府的力量來推動,尤其是在拆遷安置方面,而在產業發展方面則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靈活性、市場化,將寶貴的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好。在得知全國政協會議已經把《將華胥文化列入國家文化戰略的提案》進行了立案,韓寶生認為這一舉措非常好,就是要不斷地進行推廣,讓華胥文化上升到應有的高度,充分發揮其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在談到即將拍攝的大型紀錄片《東方有華》,卓新平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華胥文化是上古時期的文化,很多內容都來源于傳說,但現在也不乏大量的文物遺跡、遺風遺俗,因此要利用視覺撞擊力,通過豐富的畫面感和口傳歷史、史籍記載將華胥文化重構出來,通過紀錄片的播放,獲得社會的認知度和信服度。他認為這部紀錄片是一項偉大的工程,為中華民族尋根溯源,符合時代主旋律,能起到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王曉華、陳紅星、林宙等人也都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大家認為華胥氏所處的部落時代,分工很明確,“黃帝夢游華胥國”所反映的正是和諧大同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形態,因此華胥文化有很大的治世借鑒作用。華胥氏作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始祖,很容易達成共識性,因此有著重要的凝聚作用。應該加快華胥陵的保護工作,讓大家有一個尋根溯源的場所,再通過紀錄片等方式不斷加大宣傳,擴大華胥文化的影響力。
最后大家一同前往華胥陵進行拜謁。